原创 x 今天
……
……
……
3、上海女人
做人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。比如说,笔者维权经历多了,有时会很自负,觉得自己有两把刷子。但和借友们接触多了,就发现,所谓维权名人,不是你多睿智,只是你在前台跳得多些而已。而真正有智慧的人几乎很少在人前闲扯淡。
融金所借友中,论德望,夏老自然是无人可及。论智慧,低调的智者不在少数。比如说喜哥、比如说河北大姐,他们看人看事物特别能抓住本质,性情又很宽厚,轻易不会臧否人和事。但只要开言,你就会觉得很有道理。
比如说以前平台暴雷之初,孙明达利用很多不知情的借友攻击杨监委,辱骂其为“黑子”,喜哥就很清醒,一直认为平台是下三滥的招数,某次聊起来,他讲:道理很简单啊,是他欠你,不是你欠他的。——看穿了本质,平台的手段确实下三滥,欠钱的大肆对要钱的泼污水,只是因为对方逼你还钱,仿佛欠钱不应该还似的。
杨监委是这次活动的主讲人。曾有某老兄评价杨说:这是个典型的上海女人。“上海女人”这个地域化标签,代表着人们对于沪上女性形象的脸谱化认知:是摩登精致,是精明干练,是个性自我,是隔花人远天涯近,和你永远保持着一段冷色调的审美距离。这些,确乎也是杨女士作为沪上女性的共质。而另有一些,则是其令人心仪的个性特质,比如说坚毅、果敢,曾被平台煽动许多人电话短信泼脏水,天安派出所更是几进几出,虽然曾遭一些出借人辱骂出卖,遭治安警传唤,却未减损半分的勇气和决心。这样的女人,值得本人不吝笔墨表达敬意。更令人折服的,是她凡事都能直抓本质的一份机敏睿智。
杨监委的睿智有时还表现为懂得取舍不屑纷争的理性、安闲和笃定。年前年后,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旧事纷扰,何必当初一直处于风口浪尖,牵连着杨和监委会也一直被污名化,甚至监委会贪污经费这样的可笑段子都出来了。何某我其实是个肤浅容易暴怒的人,用巴普洛夫的理论来说就是容易“条件反射”,喜好唇枪舌剑,一较高下。但杨从来不去回应。我问她,她很不屑:
——我回应干嘛?浪费时间!
——你就不怕别人误会你?
——别人怎么看我,对我重要吗?
——你不回应,人家还以为你怕她!
——好啊,那我就怕她好了,我懒得在这种人身上浪费时间。
忽然能明白,以前孙明达煽动那么多人攻击她,她因何还是能安之若素。其实,我一直想做这样的人,无论在什么漩涡中,都可以主宰自己的情绪。但是道理都明白,要做到却实在不容易。后来又滋生了所谓维权方向的南北之争,杨监委某次发给我一个孔子“三季人”的典故,知道她是想启发我。其实,夏虫不可语冰,蟪蛄不知春秋,无谓的争论是浪费时间,这些道理我哪里不懂呢?只是在自我修养上真做不到她那样安闲淡定。
……
……
……
——辛丑年晚春 琐记 谨以纪念融金所二次立案一周年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