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.z͓̽
分类:
Hongkong(香港)
香港警方「反诈骗协调中心」(香港) 2017.7.20……【Police】【香港】为加强打击诈骗案力度及提高市民对各类型骗案的认知以防受骗,香港警方于商业罪案调查科辖下成立「反诈骗协调中心」,协调警队各相关部门的打击及预防诈骗工作。中心于二零一七年七月二十日正式启用
2023年7月14日
青年举报诈骗歹徒遭禁锢 筹赎金时求救 警掩至尖咀酒店拘6男女(香港) 2023.7.11……【Press】【香港】今日(11日)凌晨时分,尖沙咀金巴利道一间酒店发生怀疑禁锢及袭击案。一名青年疑遇人不淑,收取酬劳开设多个虚拟户口,及后被警方调查才惊觉受骗,于是挺身举报,结果惹怒对方。事主昨晚遭对方共6名男女挟到酒店房间,疑遭禁锢殴打及索款60万元。事主筹钱期间暗中向友人求救,最终由接报警员到场救出,并拘捕涉案6男女。
警方调查后称,男事主与女友均22岁,被捕5男1女(年龄介乎34岁至52岁)涉嫌非法禁锢,其中两男女再涉嫌袭击。警方接获男事主的朋友报案,指男事主与被捕的6名男女因金钱问题争执,其间遭当中2人用手袭击,他要求离开时被拒绝。案件现交由油尖警区刑事部跟进,男事主送到伊利沙伯医院治理。
2023年7月12日
中港联手破跨境裸聊诈骗集团拘17人涉逾6800万港元(香港) 2023.6.30……【Press】【香港】中港两地捣网上诈骗集团拘17人涉149案损失6820万元
06月30日(五) 16:30
早前内地警方发现一个裸聊骗案营运中心,针对香港等境外受害人进行诈骗,本地执法部门与其交流情报后,揭发该裸聊诈骗集团与本地一个诈骗集团有关,相信牵涉至少149宗、发生于2022年11月至今年6月不同类型网上骗案,涉款6,820万港元,清洗约3,500万港元黑钱。
执法部门与内地警方于昨日(29日)及今日(30日),同步展开联合拘捕行动,在全港多个住宅单位拘捕10男2女(18至57岁),包括5名集团主脑及骨干、6名傀儡户口持有人及1名电话卡登记人,并检获84张银行提款卡、31部手机、34张电话储值卡、6部平板或手提电脑和2只名贵手表。执法部查知,该本地诈骗集团涉嫌在不同地点,利用不同IP位址上网,操控超过100个傀儡户口洗黑钱,部分成员会从清洗的黑钱当中,抽取约百分之一金额作报酬。有人则涉嫌协助他人开设傀儡电话号码,以登记不同收款及社交媒体平台帐户,甚至致电勒索受害人付款。
内地同时警方也捣破裸聊诈骗集团营运中心,拘捕主脑及成员共5名(21至28岁)男子,他们主要负责联络及勒索受害人,以及撰写裸聊素材及提供技术支援。并在营运中心检获8部手提电脑及12部手机。
在149宗骗案件中共157名(13至79岁)受害人,包括96男61女,集团主要在本港操控傀儡户口,清洗骗案的犯罪得益。最大一宗损失是一名54岁男子,他堕入援交陷阱被骗1,000万港元。至于年仅13岁的受害人涉及网上游戏骗案,受害女童原本想在社交媒体售卖自己的游戏帐户,惟被骗损失2,300港元零用钱。
2023年7月9日
伦敦金投资骗案10受害人失逾800万诈骗集团3主脑及骨干落网仍有人在逃(香港) 2023.7.7……【Press】【香港】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根据线报及经深入调查后,在本周三(5日)展开代号「丹镜」(REDMIRROR)的拘捕行动,突击搜查尖沙咀一个公司单位及上水一个住宅单位,以涉嫌「诈骗」拘捕2名本地男子及1名本地女子,年龄介乎35岁至49岁。警方指,他们涉嫌开设空壳公司进行伦敦金投资骗案,至少有10名受害人,年龄介乎27岁至70岁,个别受害人损失金额由4万元至290万元不等,总损失金额约800万元。
➤调查显示,被捕人在去年成立空壳公司,涉嫌以招聘为由说服及聘请受害人加入公司,再游说受害人开户投资买卖伦敦金,并要求受害人交出投资户口的密码,随即进行频繁的交易,产生大量交易佣金,蚕食投资者本金。其后,被捕人会讹称投资失利,要求受害人投入更多资金平仓,以追回损失的本金,直至受害人耗尽积蓄,便要求受害人离职。所有被捕人现正被扣留调查。行动仍在进行中,警方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。行动中,人员检获17部电脑、5部手提电话、2只手表及一批文件。
➤警方重申,诈骗属严重罪行,一经定罪,最高可被判监禁14年,市民切勿以身试法。另外,任何人如果协助诈骗集团或者牵涉于相关违法行为,有可能干犯《盗窃罪条例》(第210章)第16A条欺诈罪,最高可判处监禁14年。警方亦提醒市民,应透过可信赖的求职途径寻找工作,并事先了解公司的背景、业务性质、规模,以提防受骗。若有人答允给予异常优厚报酬的工作,应抱怀疑态度。另外,市民要时刻提醒身边亲友提防受骗,互相提醒,投资前要先了解投资产品性质,没有「必赚」的投资,提防回报高得不切实际的投资计划。
2023年7月9日
密码保护:香港立法会十三题:社交媒体平台的诈骗案件(香港) 2023.7.5……【Gov】【香港】以下是今日(七月五日)在立法会会议上黄锦辉议员的提问和保安局局长邓炳强的书面答覆:
问题:
据悉,网上诈骗案件宗数有上升趋势,当中不少涉及网上社交媒体平台。就此,政府可否告知本会:
(一)有否统计,过去三年,涉及社交媒体平台的骗案宗数,并按骗案的种类列出分项数字;该等骗案中,涉及最多骗案宗数及骗款的首三个社交媒体平台为何;如没有相关资料,会否进行统计;
(二)过去三年,每年警方要求社交媒体平台移除多少个假帐户;有否统计,有多少个假帐户被强制移除后,其帐户持有人以其他身分重开帐户;如没有统计,会否要求社交媒体平台定期作出相关统计,以辨识可疑帐户,防止骗徒再次行骗;
(三)是否知悉,过去三年,有多少宗涉及社交媒体平台的网上骗案获第三方赔偿(例如有关的社交媒体平台或银行),以及相关赔偿金额为何;
(四)现时有否法例要求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自我监管,包括主动移除欺诈广告、封锁虚假或怀疑进行欺诈活动的帐户,以及标示可疑帐户等;如否,有否考虑就相关事宜立法,以规范社交媒体平台,并按例惩处未有依法履行责任的平台;
(五)会否研究立法,要求社交媒体平台在其用户被平台的广告及欺诈帐户欺骗时,承担应有责任,包括向受骗人士作出赔偿;及
(六)现时有何措施确保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资讯安全,以尽力防止骗案的发生?
2023年7月9日
←
上一页
1
…
10
11
12